2024届MBA毕业生-学习之星 | 王静 时光荏苒,南邮MBA学习之旅的温馨回望

作者:文章来源:管理学院MBA中心网站点击数:12更新时间:2024-09-10

岁月匆匆,三年的MBA学习生涯竟已尾声。回望起点,2021331日的那个夜晚依旧清晰如昨,孙建敏老师那充满热情的声音,如同春风拂面,带来了南京邮电大学录取的喜讯:王静,恭喜你,快点击确认志愿吧!那一刻,我正巧身处南航附近的酒店,为次日面试做最后的准备。这份意外的喜讯,对于在通信行业深耕多年的我而言,无疑是最好的安排。次日清晨,愚人节的玩笑似乎格外温柔,我携着轻便的行李,向南航轻轻挥手告别,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归途——是的,我成为了南邮的一员,于不惑之年再次扬帆起航。

考研,是我在人生迷茫与自我挣扎中做出的坚定选择。我渴望突破自我认知的局限,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,去遇见更多优秀的灵魂。于是,我满怀期待与热情,踏入了南邮MBA的校园,开始了这段为期三年半的学术之旅。

疫情期间,我们的课堂转移到了线上,但学习的热情与氛围却丝毫未减。作为MBA一班的学习委员,我肩负起了沟通老师与同学的桥梁,每一次课前准备、每一次课后反馈,我都力求尽善尽美。虽然处女座的我对细节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,但看到同学们因我的努力而更加顺利地学习,成就感便油然而生。在职场的喧嚣之外,这段学习时光成为了我最纯粹的享受,每一次课程都如同心灵的洗礼,让我体验到了心流的美妙。

在学习的道路上,我也曾遇到过挑战与困难。朱恒民老师的大数据模型与商业分析课程中,有一项作业为:使用WEKA软件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并解读数据,这对我来说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。理科基础薄弱的我,面对复杂的模型和算法,初时感到无比迷茫。怎么办呢?与老师沟通后,录下了课堂讲解的每一刻。课后,我一段段地观看视频,一步步地操作软件,遇到不解之处便立即向老师及班上的大咖们请教。通过多次的反复操作、演练、理解和揣摩,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解题方法,并顺利完成了作业,还意外地获得了93分的成绩。这种死磕到底、愿钻牛角尖的笨拙学习方式,虽然过程艰辛,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。正是凭借着这份坚持与努力,我成功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习、并取得了课程均分91分的佳绩,最后十分荣幸获得学院授予的一等奖学金。此外,在研二时期,我还有幸与仝子林、芮燕萍、朱秀伙伴并肩作战,在林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尖峰时刻商业模拟大赛。从202111月的选拔赛到20224月的总决赛,我们历经近半年的紧张筹备与激烈比拼,最终荣获全国区总决赛二等奖及最佳海报奖最佳新人奖。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们在商业模拟中锻炼了实战能力,更在团队合作中加深了友谊,成为了我们南邮MBA生涯中难忘的篇章。

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,我还收获了许多课堂外的宝贵体验。加入南邮柚燃俱乐部后,我与一群热爱运动的朋友结缘,屠仓富、崔亮、葛沈阳这些前辈大咖们,引领打开我人生中长跑、越野的另一扇大门。从首次的紫金山夜跑到老山的28KM越野,我们依次跑过镇江的南山、南京的老山、苏州的苍穹山、福建的武夷山......那些战胜自我的汗水、同伴携手共进的呐喊、冲刺终点后把酒言欢的欢笑,那些汗水与欢笑交织的日子,成为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。

如今,站在这段旅程的终点回望过去,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。感激南邮这片沃土给予我的滋养与成长;感激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无私教诲;感激同学们的陪伴与支持。虽然未来我们将各奔东西,但这段共同的经历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。我会带着这份宝贵的财富继续前行,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、不断追求。感谢南邮,感恩老师及同学,愿我们的友谊长存,愿我们的未来更加辉煌。

(撰稿:王静    编辑:孙建敏   审批:张冲)